讲365备用台湾,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明末历史疑案:李自成之妻高氏最终死在哪里?

来源:讲历史2015-07-31 15:22:16责编:桂婷人气:
字号:小号|大号
【内容导读】姚雪垠同志在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中,塑造了李自成妻高氏的形象。这个形象是否有“高、大、全”之嫌?人们是有议论的。但是,透过小说描绘的战马嘶鸣、旗鼓征尘,面对…
姚雪垠同志在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中,塑造了李自成妻高氏的形象。这个形象是否有“高、大、全”之嫌?人们是有议论的。但是,透过小说描绘的战马嘶鸣、旗鼓征尘,面对高氏的斗争业绩,我们不禁要掩卷遐想:三百多年前的历史舞台上,是否真的活动着高氏其人?她的真实的历史面貌,又是怎样的呢?
回答是肯定的:在波澜壮阔的明末农民战争中,确有高氏其人。但是,在浩如烟海的明清之际的史料中,有关高氏事迹的记载,却少得可怜。这里,就让我们摭拾史笈中的吉光片羽,看一看高氏的战斗生涯吧。
高氏叫什么名字?生于何年?历史上均无记载,已无从考见。随着李自成农民大起义的失败,在清初某些反动文人的笔下,李自成横遭诋毁,他的妻子也常被株连,脸上给抹个一团黑。有本叫做《甲申剩事》的书,说高氏是李自成掳掠得来的。这完全是诬蔑。有的史学家认为,高氏是明末农民军前期的著名领袖高闯王的女儿。高闯王,叫高迎祥,一名高如岳,陕西安塞人。迎祥有膂力,善骑射,早在天启末年,即竖起了起义大旗,称闯王。按照《明史》的说法,“高迎祥者,自成舅也”。如果这种说法可靠的话,那么自成与高氏,原是表兄妹结亲,真是亲上加亲了。自成与高氏,是何时成亲的?无从得知。不过,李自成正式投入高迎祥的大营,称为闯将,是崇祯四年(1631)。这年,李自成25岁。也许自成与高氏,正是在崇祯四年间戎马倥偬中结为终身伴侣的?亦不得而知。有了自成的辅佐,迎祥如虎添翼,革命声势,迅速壮大。
崇祯九年(1636),高迎祥在盩厔遭到明孙传庭军的伏击,不幸被俘牺牲。此后,李自成继承高迎祥的名号,称李闯王。高氏一直随军征战。
明末<a href=历史疑案:李自成之妻高氏最终死在哪里?"/>

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历经艰难险阻后,军事上转入优势,连获大捷,攻克西安,建立了政权。国号大顺,大概是顺天应民之意。据谈迁著《北游录》和其他一些史书记载,李自成曾聘请女诗人邓太妙,为“后宫内师,与妻女讲毛诗”。(按:毛诗,即《诗经》)看来,高氏和她的女儿(这位女孩子叫什么名字,同样也是史无记载,不得而知)都是识字的,而且有一定的诗歌素养。说到邓太妙,确实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她精刺绣,工绘画,善书法,更擅作诗。她的丈夫文翔凤在世时,与她同游未央宫遗址,她曾赋诗谓:“诗人醉卧未央宫,笑弄晴霞映酒红。落叶渐随寒蝶舞,高秋爽气碧烟空。”高氏母女能与这位多才多艺的老师朝夕相处,实在是赏心乐事。后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被满汉地主阶级联合绞杀后,邓太妙被清将强掳入京。路上,她口占一诗:“三峰一别不复还,□□□□和泪弹。妾与王嫱同薄命,学骑胡马度阴山。”字字血泪,显示了诗人的强烈愤懑。而据《明季北略》记载,邓太妙在“流离于幽燕”之际,“邮墙旅壁,泼墨留题”,其中的七绝《秋思》流传甚广。诗云:“蒹葭一望碧连山,袭袭轻风拂翠鬟。秋色亦知亡国恨,却教落叶尽成斑。”正是:天地改容后,草木亦知悲。在才华绝世的女诗人笔下,亡国之恨,一泻无余,感人至深。
据《小腆纪年》等史书记载,李自成在北京称帝后,曾“立妻高氏为皇后”。显然,自成对高氏是十分敬重的。高氏也不愧是李自成患难与共的战友。1645年2月,当清兵穷追李自成,农民军处境险恶,被迫撤至武昌时,据《绥寇纪略》《甲申纪闻》等书记载,“自成与其妻高氏、李锦……高必正?诸将田见秀、袁宗第、刘体纯、刘芳亮、张鼐、吴从义、牛万才等犹从之”。而当自成壮烈牺牲后,高氏更团结农民军余部,举起联明抗清的旗帜,在抗清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645年夏,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惨遭地主阶级团练杀害。高氏与其弟高一功,从子李锦等,“拥众数十万逼常德”。南明永历政权的湖广总督何腾蛟,派人与高氏等联系。据《脱离实录》记载:“何公腾蛟遣人招安,皆被杀。后以郑公福、汪伯立前往,改招安二字为合营,乃允从而遂节制。”显然,高氏主张联明抗清,但坚决反对接受南明小朝廷的招安,向地主阶级俯首投降。这充分显示了高氏坚贞的革命品格。在“联营”后,永历帝“诏赐高氏命服”,并赐给李锦、高一功蟒玉、金银器。高氏教育李锦说:“既以身许国,当爱民,受主将节制,有死无二,吾所愿也。”何腾蛟对高氏颇为尊重;史载“腾蛟偶过其营,请见高氏,再拜,执礼恭。”永历帝“赐锦名赤心,一功名必正;他部封赏有差。号其营曰忠贞。封高氏贞义夫人,赐珠冠彩币,命有司建坊,题目‘淑赞中兴’,嘉奖甚至。”但尽管如此,高氏等并没有因此而昏昏然,“不知今夕是何年”,而是仍然保持了农民军的独立性。李锦依然称自成为先帝,称高氏为太后。《永历实录》记载说:“忠贞营屯老营于草坪,粮饷不给,恣掠于民间。”所谓“恣掠于民间”,正是表明了,高氏等继续打击富豪,以解决军需;并不因为联明而改变了农民军的阶级路线,背叛了高迎祥、李自成所开创的革命事业。
南明的几个小朝廷,无一不是崇祯王朝的翻版;内部派别林立,倾轧火并,极为腐败。“忠贞营”每被牵制,抗清运动难以展开。1649年正月,何腾蛟在湘潭慷慨就义于清军的屠刀之下。永历政权统治者内部的狗咬狗,愈演愈烈。驻防梧州的镇将陈邦傅,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竭力拉拢“忠贞营”。他拜高氏做干娘,叫高一功做舅舅,诱使农民军卷入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高氏等对这种弃失地不顾、忙于内争的卑劣行径,极为不满,痛斥了陈邦傅的罪恶勾当。陈邦傅恼羞成怒,用阴谋手段,挑唆孙可望与高一功等发生内战。当“忠贞营”由浔州退到庆远,李锦病死军中,高一功中途遭到孙可望的袭击,不幸战死。高氏是否也于此役遇难?不得而知。此后,记载高氏活动的历史线索就此中断,以致我们已无法进一步了解其下落,实在太令人遗憾了。
高一功死后,高氏的孙子、李锦的义子李来亨,力战得脱,率“忠贞营”居四川、湖北间,耕田自给,与刘体纯等号为夔东十三家,继续从事扰清斗争,直至1662年,在茅麓山兵败后,全家自焚,壮烈牺牲。李来亨所以能够坚持抗清达十余年之久,英勇不屈,固然有主客观的种种因素,但这与李自成、高氏自幼对他的培养、教育,显然是分不开的。
高氏——这位在三百年前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激流中涌现出来的巾帼英雄,是值得我们缅怀、纪念的。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

吴禄贞一生是怎样的?吴禄贞一生都做过哪些事?

吴禄贞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有薄田10亩,父亲为私塾老师。少年时,吴禄贞就读于父亲在武昌的梦泽书屋,他擅长诗文,对西学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