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365备用台湾,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中国古代有没有慈善活动?古代的慈善资金都是怎么来的

来源:讲历史2017-10-03 09:06:03责编:邓结人气:
字号:小号|大号
【内容导读】最近四川地震有一个令小编我非常看不惯的事情就是,近期战狼2非常火的吴京被捐一亿的善款。是的你没看错是被捐,本来吴京打算捐100万的,结果就开始被网友攻击:你赚那…

最近四川地震有一个令小编我非常看不惯的事情就是,近期战狼2非常火的吴京被捐一亿的善款。是的你没看错是被捐,本来吴京打算捐100万的,结果就开始被网友攻击:你赚那么多钱不捐一亿你好意思吗?本来四方有难八方支援是应该的,中国的慈善事业也是做得很不好,但是逼别人做慈善这就不好了。看到这里小编突然想了一下,古代社会有没有慈善活动呢?

中国的慈善活动最早从汉代就开始存在了,这一时期的慈善活动,主要由朝廷来带动,灾荒时期所采取的社会救济手段,被称为“荒政”。

到春秋战国时期,以民间为主体的个人慈善活动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慈善事业进步的标志。春秋战国时期的民间慈善活动比较简单,行为之一是直接在路边给需要救助者提供饭食,此即所谓“施粥”。一直到晚清,放粮施粥都是中国古代慈善家们的首选。现代拍摄的清宫戏中,不时会有大善人,支起大铁锅熬粥赈济灾民的镜头。

中国古代的慈善资金来自何处?

timg (3).jpg

从史料来看,与现代一样,古代慈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和民间捐款。

古代民间做慈善最活跃、最热心的人群是出家人。佛教的宗旨是普度众生,行善济人,投身慈善活动也是出家人的必然选择。上面提到的中国最早慈善机构“六疾馆”,其创办人竟陵王萧子良和文惠太子萧长懋都崇信佛教。

运作最成功、影响最广的佛教慈善机构,是唐代的“悲田养病坊”。佛教有“五福田”一说,“悲田”即其中之一田,主要用来布施贫病孤老,“悲田养病坊”的名称因此而来。

在唐朝,悲田养病坊遍及各地。其经济来源,早期靠信众的奉献和寺院自有田产的收入。由于悲田养病坊具有良好的社会救助功能,对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作用明显,因此朝廷十分重视,主动介入管理。

朝廷介入以后,由国库提供的资助成为一大经济来源。这方面的资助包括生活资料的援助,提供粮食、救灾杂物等。《新唐书·百官志四上》“左右金吾卫”条中,便有送给养病坊敝幕、故毡的记载;李漼当皇帝时,还给各州县的病坊“赐米”。

二是官方直接投资、划拨田产。李隆基皇帝的开元年间,便实行“官置本钱收利给之”的做法,使悲田养病坊的“现金流”有了保证。

尽管悲田养病坊这一慈善机构在唐后期因“灭佛”运动的出现而风光不再,但对以后中国慈善事业的影响相当深远,五代的“悲田院”、“养病院”,宋代的“福田院”、“安济坊”,金代的“普济院”,明清的“养济院”等慈善机构,都受到了悲田养病坊慈善模式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这些慈善文化流传到了今天之后已经形成了一个个比较完整的慈善机构,这些机构为现代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今也有很多的人乐于做慈善,甚至有不少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做着慈善事业。这对我们社会来说真的是一件好事。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