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乡流传“糯米做糍圆又圆,香麻拦糍甜粘粘”的顺口溜,表示畲家人团圆共聚天伦和来年日子更甜美的意愿。除夕夜全家“吃隔岁”(即吃“年夜饭”),这是畲民最欢乐的时刻,一边尽情地享受美味佳肴,一边抒发追求来年日子过得更比今年好的愿望。“围炉”后,主妇选一根直径约七、八厘米粗的楮楮木放在灶膛里燃烧,烧至一定火候以灰烬掩埋之,使之不至熄灭,备为正月初一的火种,俗称“隔年猪(楮)”或“留隔年火种”。是夜,万家灯火,通宵达旦,尽情欢乐“守岁”。所谓“守岁”就是“守祟”崇,意在防“祟”入室伤害儿童。初一清晨,鸡鸣第一声,各个畲村不约而同打开厅门,燃放大炮(即双响纸炮),人们走村串寨,平辈互相道贺新年大吉,晚辈向长辈拜年,主妇争先恐后到井里挑水,煮线面充作早餐,寓意家人平安长寿;儿童三五成群到竹村里“摇竹娘”,边摇边唱道:“摇竹娘,摇竹娘,你长我也长,旧年是你长,新年让我长,明年你我一样长。”以示像毛竹一样茁壮成年;青少年参加各种娱乐游戏活动,如弈棋、“猴孵蛋”、捉迷藏、荡秋千等。活动一直持续至“元夕节”,欢度新春佳节才告结束。“二月二”又称会亲节,是畲族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闽东的福鼎、福安等县。所谓“会亲”,系指原由福鼎双华、福安坂中分炉至浙南、闽东各地的畲族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回祖地相聚,举行会亲活动。福建双华“会亲节”规模最大,遐迩闻名。节日这一天,畲家门前都升起白底红边的三角形族旗和颇似古时“华盖”的圆伞,从双华分支出去的各地族人都盛装打扮回到祖地会亲。人群熙熙攘攘,歌声笑声不绝于耳,宁静的山村顿时成欢乐的海洋。特别是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松明火照耀得如同白昼,增添了节日的热烈气氛,歌会进入了高潮,人们引吭高歌,嘹亮的歌声在山野回荡,越唱兴致越浓,通宵达旦,热闹非凡。这里要说说周朝时候后宫的编制,也就是天子究竟有多少个法定女人。据《礼记》中介绍,天子的后宫归王后领导,王后以下,是三个夫...详情>>
周总理本是个笑口常开,“宰相肚里能行船”的人物,并且笑起来很有感染力。他开怀大笑时,常常是双手抱臂,把头向后仰去,笑声响...详情>>
三国有很多有意思的人,也有很多颇受争议的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三国中最受争议的是谁?三国中,号称万人敌除关羽外,还有...详情>>
杨贵妃体重138斤?唐人“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以肥为美,世人公认。有野史考证:杨贵妃身高1 64米,体重138斤。这个数字是否...详情>>
景丹(?-26年),字孙卿,冯翊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十位。景丹在王莽政权时期担任过...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