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365备用台湾,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黑龙江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鄂伦春族的篝火节

来源:讲历史2017-04-28 17:29:14责编:桂婷人气:
字号:小号|大号
【内容导读】过去,鄂伦春族一直居住在大兴安岭深处,过着与世隔绝的游猎生活。 如今,鄂伦春族告别了游猎的生活,安家乐业。1991年,鄂伦春旗委、旗政府决定将每年的6月8日定为…

过去,鄂伦春族一直居住在大兴安岭深处,过着与世隔绝的游猎生活。 如今,鄂伦春族告别了游猎的生活,安家乐业。1991年,鄂伦春旗委、旗政府决定将每年的6月8日定为“篝火节”,以表示感谢党对他们的关怀。考虑到6月8日在防火戒严期,后将“篝火节”改在6月18日。这一天,大家身穿色彩绚丽的民族服装聚在一起举行文艺和体育活动,晚上围在篝火旁尽情唱歌跳舞,彻夜狂欢,直到天亮看日出。 “篝火节”是鄂伦春族至今唯一的传统节日。之所以叫“篝火节”,是因为鄂伦春族人在游猎时与火结下了不解之缘。 火为生存所必需 原始狩猎时代,火对于鄂伦春族人来说,是狩猎者生存的一个重要条件。火不但可以煮食取暖,还可以抵御野兽。因此,古代鄂伦春人非常敬仰和信奉火和火神。 他们将一种长在桦树杆上的菌类作为保存火种的工具。这种菌类形状像蘑菇,干后里面呈粉末状,纤维结构密、硬,体积小,雨水不易渗透,是一种理想的存火材料。每当行猎或移动时,狩猎者就从火坑里拣出一块红火炭,然后放在菌类植物中用皮条绳绑好,把它插在一根木棍上带在后腰间。 狩猎者到了新营地,在搭好的仙人柱(鄂伦春语意为“木杆房屋”,汉语称撮罗子,是鄂伦春族游猎时期居住的房屋)里将火种埋入火坑,并举行简单的祭火仪式后,才可以加柴煮食。 “火神奶奶”的教训 鄂伦春族在祭火的同时,还创造了许多关于火神的神话故事来教育氏族成员。 一则神话故事讲述,从前有位鄂伦春妇女,在火堆旁烤火时,火星蹦到了身上,烧透了她的皮袍,烫疼了她,她生气地拔出猎刀,就往火堆里乱扎,直到将火捅灭,一气之下她把家也搬走了。 到了新住址后,她在仙人柱里想把篝火点燃,却怎么也点不着,只好回到原住地去找火种。走在半路,见一位老年妇女在树下哭泣,一只眼在流泪,另一只眼却流着鲜血。她好奇地问妇人:“怎么啦?”老妇人气冲冲地说:“还不是你早晨在火堆里乱扎,把我的眼睛给扎坏了。”这位妇女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我触犯了火神奶奶。 她急忙跪下,请求火神奶奶宽恕。火神奶奶说:“念你勤劳,每天喂马、煮饭,就饶恕你了。”妇女拜谢火神奶奶后,回去一点火,就见火苗呼呼地着了起来。 从此,鄂伦春人对火神更加敬仰、崇拜,并一代代传下了祭拜火神的习俗。 祭拜“火神”的习俗 每当腊月二十三送火神上天时,人们都要向火神供祭一次。 年三十晚上,要在自家的仙人柱外烧一堆篝火,先给火神敬酒、肉进行祷告,然后在篝火旁点上松香,跪下叩头祈求猎业丰收、儿女健康。这天的篝火一般都要烧通宵。午夜后,猎人从篝火里取来木灰,堆出十二小堆,然后用最小的十二个桦皮碗扣上,到初一早上把扣着的碗翻过来,这十二堆木灰有的很湿,有的很干,有的半湿、半干。通过木灰的干湿程度,鄂伦春人就能预测这一年中哪个月是雨季,哪个月是风季。 初一早晨起床后,主人先去看篝火烧成灰后,在灰上会出现什么样的脚印。如有孩子的脚印,说明家中要添人口,如还有动物的脚印,说明人畜兴旺,生活富有且平安。这个早晨,各家都会在仙人柱内点燃篝火,举行敬火神仪式。晚辈来拜年时,进门也要先向篝火跪拜,并献上带来的酒肉。 鄂伦春人不但节日时对火神如此崇敬,既使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每次进餐都要先向篝火扔一些食品。生活中还有许多禁忌:不能从火上跨过,不能往火上倒水或倒入不洁之物,禁止用木棍或刀乱捅篝火。也反对烧迸火星的木柴,以防止触怒火神。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

历史揭秘:三国中最争议的将领是谁?

三国有很多有意思的人,也有很多颇受争议的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三国中最受争议的是谁?三国中,号称万人敌除关羽外,还有...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