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365备用台湾,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在冬日穿越一段野长城:边墙五堡之镇川堡

来源:讲历史2017-05-19 21:10:46责编:林林人气:
字号:小号|大号
【内容导读】冬日的周末,在山西大同境内,踏雪寻访了一段经历历史沧桑依然挺立的明土长城——镇川堡以及沿线长城。镇川堡属于“边墙五堡”之一(五堡为镇边堡、镇川堡、宏赐堡、镇鲁堡…

冬日的周末,在山西大同境内,踏雪寻访了一段经历历史沧桑依然挺立的明土长城——镇川堡以及沿线长城。

镇川堡属于“边墙五堡”之一(五堡为镇边堡、镇川堡、宏赐堡、镇鲁堡和镇河堡),在历史上是山西北出大同联通内蒙古的交通要道,也因其位置的重要性,成为兵家多次交战争夺的地方。这段长城的修筑,主要是为了防御蒙古族的侵犯。明朝时派兵驻守此地,史料记载:分守长城“二十里,边墩二十八座,火路墩三座”。

我们兵分两路对穿,一路从宏赐堡出发朝着镇川堡跃进,另一路从镇川堡出发朝着宏赐堡进军。中途会师,然后继续各自征服剩下的城墙。

站在如今残缺不缺的长城上,还能看出当年战火之下的这道屏障,其实是比较脆弱的。沿线基本处于地势较低平的地带,没有高山也没有深水,城墙就这么曝露于空旷的视野里,历史记载,嘉靖、隆庆年间,蒙古兵曾对这些毫无屏障的城墙发起进攻,两次大举毁墙深入。

值得欣慰,也保存较好的,是由镇川口继续向西跨西寺儿梁山一直到宏赐堡的这一段长城,顺着山势逐渐绵延而上,黄土夯筑,间或还能看到红色的石头夹杂期间,比起平地上的那段城墙,坚实了许多。地势的起伏加上绵延上山,这一截长城算得上是大同地区比较突出而完好的长城,当然,也成了我们大饱眼福的美妙之地。

连绵的墩台、敌楼,或方或圆或尖,造型不同,功能也不同,在岁月的流逝与风沙的侵蚀下,保留下来的形态也各不相同。

站在宏赐堡的最高点,俯瞰周边,东接镇川堡十九墩,绵延数公里,远眺可见遥远的城市上空笼罩的灰烟,也能望到天边蓝白的交接点,高低起伏的山川与高低破败的墩台相映,在阳光的抚慰下,静静地存在着。黄色的土城墙,黄色的墩台,黄色的土地和山川,还有枯黄的草木,和背阴处厚厚的白雪。银白的高山与深蓝的低洼交相辉映,瓦蓝的天空下,历史在这一刻静止。耳边仿佛荡起厮杀与马鸣声,眼前是金戈铁马,尘土飞扬。

站在长城跨越方山的最高墩台上(此墩台顶部有砖,同行老师判断墩上原来应该是有小房子,有可能是个指挥台。)远望,眼见一条银白色的细长道路,沿路而去,可以到达北魏王朝唯一保存下来的帝王陵墓永固陵。又圆又高大的陵墓,透着无限的神秘与苍凉。

西四村梁山东麓还有一处新建的寺院,慧泉寺,原身初建于明朝,几经毁坏后,2002年进行了重建,比较有特色。

冬天的大同,冬天的大同野长城,白雪之下,银装素裹,是极美的,但也是极为寒冷的,凛冽的寒风犹如刀割,山背阴处的积雪基本都没过了脚脖,所以,穿越前一定要备好防寒衣物,备好防滑又保暖的鞋子。

如果想要多走几段城墙,多拜访几座城堡和土墩,想要走遍边墙五堡,就要有留宿一晚的计划。可以选择附近的农家乐,吃住人均60元左右,或者也可以打车回到县城,住宿也在60到70元左右,餐饮价格也比较公道。

以下为镇川口、三墩、镇边口一带花絮

 ps:五堡边墙

五堡边墙始建于明代,是指大同明长城上修建的堡城,是为防御蒙古族南侵而修建的。大同镇边墙五堡有内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之分。通常说的"边墙五堡"是指"内五堡",五堡为镇边堡、镇川堡、宏赐堡、镇鲁堡和镇河堡,它们分布在大同府城西北50多里的长城沿线上,每堡相距25里。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

历史揭秘:三国中最争议的将领是谁?

三国有很多有意思的人,也有很多颇受争议的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三国中最受争议的是谁?三国中,号称万人敌除关羽外,还有...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