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365备用台湾,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解密:袁世凯最终因何不得不放弃'共和立宪'?

来源:讲历史2015-07-31 14:58:14责编:桂婷人气:
字号:小号|大号
【内容导读】导读:袁不会离京后就宁,但为求南北统一,他最终不得不接受参议院议定之调停办法。袁的宣誓,表明他最终不得不放弃了他自己的“共和立宪”,接受革命者“共和”,中华民国…
导读:袁不会离京后就宁,但为求南北统一,他最终不得不接受参议院议定之调停办法。袁的宣誓,表明他最终不得不放弃了他自己的“共和立宪”,接受革命者“共和”,中华民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君宪与共和:袁世凯的抉择
辛亥革命期间,袁世凯是能够左右南北的关键人物,其政治主张对时局影响至为重大。袁最终接受民主共和,经历了一个颇为复杂的取舍抉择过程,而其中之若干细节并不为后世所熟知。
袁世凯重启和议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反正,不及一月,先后离清独立者十有余省。为调动北洋军镇压起义者,清政府不得不重新起用蛰伏在野的袁世凯。
当时的大势是,起义各省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清廷为缓和局势,颁布《十九信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袁世凯被清廷任为内阁总理大臣后,亦以实现君宪相标榜。他先是派刘若曾、蔡廷干渡江谒见中华民国军政府大都督黎元洪,提出革命者罢兵言和,条件是清廷实行君主立宪。革命者气势正盛,当即予以拒绝,并表示如果袁世凯率领北洋六镇反正,可奉其为临时大总统。
解密:袁世凯最终因何不得不放弃“共和立宪”?
袁世凯立即派冯国璋率领北洋精锐第一、二两镇攻取汉口、汉阳,并在汉阳蛇山架起大炮轰击武昌。袁本不愿意动武,在他看来,革命者的存在,是他向清廷要挟获取权力的最好砝码,如果革命者被北洋军打败,他就无戏可唱。他之所以攻占汉口、汉阳,一方面是为向清廷显示能力,更主要是向革命者示威,打击革命者信心,以利于贯彻其政治主张,进而操控大局。因此,攻下汉阳后,他立即迭电前线冯国璋,停止进兵,以便与革命者重启和议。
袁派唐绍仪前往武昌议和,但此时武汉三镇仅余武昌,而同时革命者已攻取南京,南京取代武昌成为新的革命重心,唐绍仪不得不应革命者的要求,将南北议和地点定在上海。
上海和会揭幕,袁世凯严令唐绍仪在议场上坚持君主立宪立场,以《十九信条》为谈判基础。
由于革命者坚决主张国体共和,和谈能否成功,实无把握。唐绍仪提出一个调停方案,在一定期间采取君主立宪制,限期至现今皇帝年满二十五岁为止。届时可视皇帝之才德如何、学问如何,以及民智程度又如何,由国会研究决定究竟采取君主政体或民主政体。对于唐的这套方案,袁世凯复电略谓:我方应坚决主张君主立宪,应以《十九条》为谈判基础。估计革命党方面必加拒绝,但总要坚持到底。直至争论到最后,方能考虑调停办法,借以博取天下之同情,务望尽力而为。
可见,袁世凯虽表面上坚主君主立宪,但他的主张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对他来说,采用哪种政治主张,完全随时势而转移,以最大限度有利于他本人而定。
由于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坚决主张共和,毫不妥协,唐绍仪提出召集国民大会,以君宪与共和付之国民公决,袁世凯对此表示赞同。袁氏态度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源自英国态度的变化。英国在华利益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革命党坚持民主共和,目的不达,则战争有可能重启,则英国利益即将蒙受损失。英公使朱尔典游说袁世凯:“按本使个人意见,唐绍仪既已来电提出建议,就不如将计就计,以召开国会决定国体为基础,考虑解决方案。”袁世凯极为重视列强尤其是英国的态度,因此,他认为英公使所言,“不失为一种方案”。最终,他通过奕劻说服清太后隆裕颁布召集国民大会上谕。
解密:袁世凯最终因何不得不放弃“共和立宪”?1903年袁世凯(前排正中)视察译学馆
南北双方的分歧
南北虽就召开国民大会问题达成谅解,但在会议召集手续及地点问题上却分歧严重。由于唐绍仪本人倾向共和主义,在伍廷芳的争取下,唐、伍两人在议和会场上达成的召集办法是:国民会议由各处代表予以组织,每一省为一处,内外蒙古为一处,前后藏为一处,每一处各派代表三人,每人一票,各处到会之数有四分之三,即可开议。在大部分省份均已离清独立的情形下,这显然有利于革命阵营。
这种召集办法当然不会被清廷所准许,袁世凯亦以为“北方未肯承认,以此等为非正式的办法”。清廷亲贵同意召集国会,其真实用意实欲将蒙、藏、回各藩属仍归其管辖。幸而多数主张君主,固属最善;如多数皆向共和,则可藉口蒙、藏、回等处皆系主张君主,以便与革命军协议仍将蒙、藏、回割归清帝,由彼自行组织君主国。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

吴禄贞一生是怎样的?吴禄贞一生都做过哪些事?

吴禄贞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有薄田10亩,父亲为私塾老师。少年时,吴禄贞就读于父亲在武昌的梦泽书屋,他擅长诗文,对西学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