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65备用台湾上,朝代政权更替,往往充满血腥风雨,但通过禅让制平稳交接的也不少。据研究发现,不少开国皇帝在承继正统大业之时都不超过35岁,比如说: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时年31岁,三国曹魏开国皇帝曹丕33岁,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只有29岁,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时年也只有33岁;甚至还有不少十几二十来说就建国称帝了。自古英雄出少年,后生可畏,何以了得!那么他们的能量来自哪里呢?
纵览这些年少开国皇帝的发迹史,真正像刘秀、赵匡胤等人单纯依靠个人实力实现登顶的却少之又少。刘秀尽管是高祖刘邦之后,其时作为没落皇族后裔和一介书生草民,是通过参加并领导起义军击败其他对手打下的江山;而赵匡胤则作为依靠自身努力步步晋升至后周禁军首领,欺负皇帝年幼,略施小技发动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的。实际上,更多的是依靠父辈祖辈奠定的基业而坐享其成、水到渠成的,如三国曹魏开国皇帝曹丕、北朝齐国开国皇帝高洋等。那么,有幸通过这种拼爹方式成为年轻开国皇帝都有谁呢?属谁最年少呢?
曹魏高祖文帝曹丕(187-226年):登基称帝时,33岁
曹丕,字子桓,三国曹魏的开国皇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我们知道,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真正缔造者是曹丕的父亲、一代枭雄
曹操(155-220年),他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方式主掌东汉政权达20年之久(始于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但他终生没有称帝。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延康元年(220年)3月,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为魏王、丞相、冀州牧。当年十月,逼迫汉献帝禅位,利用父亲创造的基业成功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大魏,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定都于此。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去世,时年39岁,共在位6年。按其生前的文告,不树不坟,葬于首阳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