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今天的人看来,是一个非常精彩的历史时期,一个大时代背景下英雄辈出,智者云集的年代。但真正的群雄割据,三国纷争却让整个中国的百姓为之付出了最沉痛的代价。
1。导致群雄割据,天下三分的罪魁祸首---贾诩。在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被宦官谋害,受昭进军洛阳的董卓却趁虚而入,对洛阳的百姓和皇族进行了大肆的摧残,以致天下愤怒,各地诸侯纷纷联合起来讨伐董卓。但此时的联合,在根本上讲却是有一种勤王保汉的意思在里面,汉朝的政权虽然明存实亡,但是大家都非常明白,在汉朝政权还没彻底消失之前,谁要是先出头,那么很有可能会步董卓之后尘,于是,形成了一种非常微妙的冷和平关系。就在董卓部下李催,郭汜等人正要散伙的时候,贾诩阻止了他们,他给出的理由是:朝廷的官员有意思想要彻底铲灭董卓的余党,就算你们散伙了,也同样难逃杀生之祸,不如集合剩余兵力,杀回长安做最后一拼”。当时的李郭等人都是马贼出生,对于政治权势的斗争都是非常茫然了,一听到贾诩这么一说,于是集合兵力杀回了长安。
此举的后果使得长安也遭践踏,汉帝也受到了李郭二人的挟持,此时关东各路诸侯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攻城掠地行为,于是,东汉王朝彻底陷入了空前混乱的局面。再后来,李郭等人的争权也直接导致了黄河中游生产力的的破坏,也正是因为这次叛乱,导致了中央政府开始政令不行天下,有点实力的诸侯都各自打着旗号,相互镇压,而实际上正是群雄割据的开始。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州郡各自拥兵,图谋如何扩大领地,中原大地一片战乱。
这样的情况,直到曹操接受了荀彧的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才得以平息。到了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以魏代汉,从此真正意义上结束了长达两百余年的东汉,开始了三国鼎立。从贾诩设计让李、郭进军洛阳开始到三国归晋,期间的战乱长达九十余年,民力物力,消耗殆尽。尤其糟糕的,由于分裂的时间长达九十年,人事推移,新陈代谢,一些在汉末分裂之初,饱经忧患,深知民间疾苦,又具有非凡才能的政略家、战略家全数死光,政权却落到一些靠袭祖上馀荫的纨绔子弟手里,以至君不像君,臣不像臣,无经国之远谟,无防患之预备,一味埋头陶醉于腐化享乐之中。终于弄到骨肉相残,萧墙祸起。在阶级矛盾及种族矛盾的激化下,不到二十年,又使中原地区陷于血泊之中,导致五胡乱华三百年,南北陷入分裂之局面,这一切,可以说绝大部分是因为贾诩的一句话引起的。
2。导致三国战火延续70余年的---周公谨。提到周瑜,大家最容易想起的就是赤壁之战。而赤壁之战(208)是三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作战的双方无论谁获得胜利,都将对历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曹胜,那么东吴覆灭,此时的荆州的刘琮已经投降曹操。没有立足之地也没有多少军队的刘备,也很自然地要被剿灭。从此,中原大地重归统一,凭着曹操的才能,以及身边数不胜数的某士能人。魏国很可能会成为一个继汉朝以后又一个强盛的国家。
但事实上,在赤壁一战中,老谋深算的曹操却输给了才华横溢的周公谨。从此,曹操军团受到了极大的损伤,从此再没有力气最吴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而赤壁的胜利,使得吴国在江东站稳了脚跟,也使得遥遥欲坠的刘备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从此,天下三分,继群雄割据之后又开始了长达70多年的三国纷争。在三分以后的70余年了,三个国家的大小战役不断,但是疆土却没有太大的变动,正是因为这种无休止的僵持,将汉朝以及积蓄的民力财礼消耗殆尽,百姓陷入了空前的水深火热之中。
3。天下三分的策划者---诸葛亮。诸葛孔明在历史上最著名的就是提出了天下三分的政治远见,辅佐刘备开创了西蜀霸业。
在历史中有说到诸葛亮是一个虚荣的人物。徐庶与诸葛亮可是一对好友,当年徐庶从魏国去探望诸葛亮时,诸葛亮就曾问徐庶魏国能人多不多,很显然诸葛亮也想当官,可是他从徐庶知道魏国人才不少,在那里发展竞争太大。而相对地,吴国当然也差不到哪里去。可见诸葛亮对刘备的襄助是一种长线投资,更是为了自己的权贵和仕途着想。如果说真的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那么国家统一才是一个最终的结果。因为当时的汉朝已经是无力回天了,而历史的必然就是有另外一个政权出来取代他。而当时的刘备和诸葛亮却偏偏坚持“刘家的江山一定要刘家的人来坐”,而当时诸葛亮当时也肯定非常明白,刘家的天下也不一样从别人的手里抢来的嘛。所以,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3分以及后来的尽力辅佐,对于刘汉来说,也许是一种忠诚,一种尽瘁的表现,但对于天下百姓来说,这无非是另外一场灾祸的开始。
左良玉是明朝将领,多次与农民起义军征战,到了后来他拥兵百万,成为南明朝廷最重要的倚仗。这位将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对于他...详情>>
亚美尼亚特种兵在武装部队情报局成立纪念仪式上,表演生吃活兔、头顶碎大石、刀扎肚皮、脚上点火……精彩与彪悍程度令人乍舌。相...详情>>
征方腊会老,梁山众将十去七八,战死者、病死者不在少数,那么作为梁山108将中,最为光彩照人的好汉鲁智深,他的归宿在何处呢?为...详情>>
北宋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文官的地位很高。在当时的京城开封,许多国家公务员追求享乐和奢侈的生活,娶小老婆和包“二奶”的国...详情>>
吴禄贞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有薄田10亩,父亲为私塾老师。少年时,吴禄贞就读于父亲在武昌的梦泽书屋,他擅长诗文,对西学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