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投降事件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在演义中描写了无数的战争场景,虽已单打独斗居多,但战争总少不了伤亡,也少不了投降。是当俘虏还是战死往往就是将领的一念之差,而演义中也为也有很多出乎意料的经典投降。


揭秘关羽降曹的真正原因:其实是被人利用了!

影视作品戏说名著的如今已经成为习惯,新上世的电影《关云长》据传还有曹操和关羽“断背”的玩笑。不过,三国中关羽投降曹操一段向来让人们褒贬不一,而且这段在《三国演义》中被精心演义成关羽“义薄云天”的故事显得有些扑朔迷离——以桃园三结义的起点看,不管你说得天花乱坠,关羽的投降总是让他的英难形象有所伤害,似乎投降时的关羽和书中许多时候有勇有谋的关羽大相径庭。笔者仔细地研究了《三国演义》的相关章节发现,其实这一故事颇值玩味:因为关羽的投降完全是落入了一个朋友的圈套之中从而被这个朋友所利用!那么,利用关羽的人究竟是谁?他为什么要利用关羽?关羽的投降对这个人的帮助又有多大呢?

一、关羽从投降曹操直到立功离开,完全都在一个人的掌控之中!

按照以前大多数人的认识,《三国演义》中有关关羽降曹的原因是因为曹操喜爱关羽,谋士程昱献计把关羽逼上绝路从而关羽被劝降。但是这种说法有一个很大的漏洞:那就是有超强本领和义气的关羽就算城陷兵败,断然不可能不明白曹操才是其兄刘备争天下的最大敌人!他要降曹,说是诈降要行刺曹操可能还说得过去,怎么会真诚地降了曹还忠心地替曹立了大功而安然走人呢?——呵呵,其实,关羽从降曹到走人一直都在一个人的计划之中,是此人利用了关羽!这个人,既不是曹操,也不是程昱,而是张辽!

我们先来看看《三国演义》描写的关羽是怎样降曹的吧——

《三国演义》第二十四、二十五回,曹操要攻下邳又想要关羽投降,而深知曹操肺腑的第一谋士郭嘉也不同意劝降关羽(最后逼关羽的计谋是程昱献的),可见在智者心里关羽根本就是不可能投降的!可事情偏偏就成了,原因是张辽出面来劝降关羽。

张辽劝关羽理由说得过去:他是关羽在曹营里最好的朋友,关羽还曾救过他的命。他劝说关羽很合适,可奇怪的是张辽劝说关羽的方式——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说,张辽是这样劝说关羽的——他先说关羽不能死,原因有三点:一是刘备没死,关羽死了就帮不了刘备了;二是关羽死了,刘备的妻子就没人照顾地落入曹操手中;三是关羽的报负和本领还未申张,划不来!——这三点是从关羽和刘备的角度来说的,作为说辞可以理解。但有意思的是,当关羽反驳张辽说,你说不能死,那我又是个忠良大将,该如何办?张辽说了什么?——以往人们认为张辽是说了投降曹操的三大好处,但仔细看看《三国演义》,张辽在说三大好处前讲了一段意味深远的话:“今四面皆曹公之兵,兄若不降,则必死;徒死无益,不若且降曹公,却打听刘使君音信,如在何处,即往投之。……”——看看,关羽权且投降暗中打听刘备的消息再去找!——这个办法根本就不是关羽的意思,完全是张辽教他的!而这也是关羽后来遵照执行的一个办法!

有趣的是,关羽听了张辽教他的办法,对曹操提出了三个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条:只要有刘备的消息,马上就去投靠,曹操不能阻挡。请大家想想,这种条件,别说是曹操,稍微有头脑的人恐怕都不能答应,可张辽却马上一口答应了!——事实上,曹操也没有答应这个很过份的条件,诱使曹操答应的人还是张辽——他想出了个办法,对曹操说只要厚待关羽,关羽可能就会回心转意。曹操太喜欢关羽了,所以也被张辽忽悠了,同意了这个最后根本无法阻止关羽离开的条件!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些明白了,关羽的投降其实一切都在张辽的策划和把控中!但《三国演义》所定的张辽根本没那么简单,其后关羽在曹营直到过五关斩六将离开,每一个过程都有张辽的影子,关羽一直被他这个好朋友利用着——

1、曹操厚待关羽,把赤兔都给了,关羽还是要走,曹操怪罪张辽的主意,而张辽的处理办法是先用“探口风”来应付曹操,然后向曹操称赞关羽义气深远,不可劝说,导致曹操叹息关羽为人却无可奈何,只好想出了不让关羽立功的办法;(第25回)

2、关羽不能立功,曹操本不想让他打颜良,可奇怪的是,张辽在颜良连杀了他以前在吕布处的战友魏续宋宪后也不出战,而任由徐晃这样的二流武将去战颜良导致失败!张辽的武功,用关羽和张飞说的话讲是“此人(张辽)武艺不在你我(关张)之下”(见第18回),而后来张辽成为曹操第一位的武将也印证了他的武功绝对是一流的,至少不会输给颜良。可他却就是不出去打!直到曹操忍不住招关羽时,张辽却在一边用激将法刺激关羽说:“军中无戏言,云长不可忽也。”导致关羽奋勇出击斩了颜良。——应当说,是张辽有心地促使关羽为曹操立功(张辽的计划里包括了关羽离功后离开曹操!)。

3、文丑为颜良报仇,中了曹操的计而溃败。值得玩味的是,主动出去追击的是张辽与徐晃(刚好是关羽在曹营最好的两个朋友),而且最可笑的是,武功明显高于徐晃的张辽居然被文丑躲中了马头落马还要徐晃来救——这可能吗?而徐晃救了张辽后两个撤退不远,关羽就从埋伏的地方出现杀了文丑——这可能是巧合吗?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张辽为了让关羽立功,和徐晃商量了这个办法,冒险再次推出关羽以使他日后立功后走人!(第26回)

4、关羽打探到刘备的消息,张辽是最先知道的,也是张辽告诉曹操关羽要走不可挽留。(第26回)

5、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连曹操的亲戚夏候惇都气得带兵来抓关羽,居然又是张辽亲自拿着曹操的口谕不远千里来“保护”关羽离开。《三国演义》的潜台词是:张辽不停地在曹操身边为关羽开脱,讨到了曹操的命令而亲自护送关羽离开,以使他操盘的整个“关羽降曹”的计划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第28回)

二、为什么要利用关羽?

说到这儿,有人会问,作为曹操的主要大将,张辽为什么要利用关羽来实施这一系列计划,他有什么目的?——其实答案很简单,张辽要利用这一系列计划达到让曹操重视自己的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张辽原是吕布的手下,后来才投降曹操的。吕布手下的八名健将: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这八个人有五个都投降了曹操,但唯独只有张辽一个人后来受了曹操重用。张辽能力可能是最强的,可在吕布手下时他却不显山不露水,甚至经常缩在高顺的背后。在第十八回,我们知道张辽是不欣赏吕布的为人所以故意低调的,那么,这个有勇能谋的大将型人才一旦投降曹操这样的明主后自然是不甘心寂寞的,因此他就必须要想办法让曹操注意他,让曹操知道了他的能力而重用他,这样他的才能才可以充分展露出来从而实现自己的报负。

而在曹营,有实力的武将实在是太多了!一流武将有许禇,一流未的有夏侯兄弟、二流的曹仁、徐晃,哪怕三流的如于禁、李典、乐进、曹洪之流也是曹操发家时的谪系部队,作为一名降将,张辽想在这样一个能人成堆的地方展现才华实在是太难了!就算曹操很会用人,他充其量也只能混个普通的大将,要想更进一步,他就必须要引起老大的重视,必须要多接触老大才行。于是,关羽就成了张辽实施自己人生计划的一枚棋子。

关羽是最先发现张辽非泛泛之辈的,关羽的能力张辽很清楚,而曹操对关羽的喜爱也人所尽知,那么,张辽要想接近曹操,让自己的才能被曹所重视,关羽就成了最好的一块跳板。于是张辽跟关羽接近成了好朋友(当然,还有关羽救他的理由来掩人耳目),这使得张辽能够充分了解关羽的个性,这也正是他为什么能够说服关羽降曹来实施计划的根本原因。利用曹操喜欢关羽的心理,他策划了关羽降曹就使得曹操为了关羽不停地与张辽接触、商议,张辽就能够充分地得到曹操信任,也能够让自己的才能最大程度的为曹操熟知!当然,有关羽这样的人才在对张辽在曹营中的地位也是有影响的,因此,张辽的计划一定要让关羽只是短期降曹,这样才可能实现自己上位的目标!由此可见,张辽之所以全程掌控了关羽降曹后的一系列行动,完全是因为他精心设计了这一个“关羽降曹”的计划,一切也都是按照他事先设计而完美结束的!

三、利用关羽后的结果……

那么,张辽这一系列计划的成果如何呢?我们翻看一下《三国演义》就可以看出端倪来了——

首先,在张辽降曹以后,一开始他并未完全受到重用,直到关羽降曹后,张辽才频繁地出现在了曹操的身边。而当关羽离开后,张辽在曹操军中的表现也开始高调起来,屡屡率先出击和提出合理化建议。官渡之战曹操偷袭乌巢时,张辽居然比谋士们还积极地提出了意见,引起了曹操的高度关注。

其次,在关羽事件后,张辽突然升为了曹操的护卫军首领(原来曹操的护卫大将只有典韦许禇两人,典韦死后只有许禇一人),在曹营的武将和先锋官排位时经常出现了“许禇、张辽”为先锋的顺序。等到和袁绍决战时,张辽的名字突然提到了许禇之前,四大先锋的顺序成为了“张辽、许禇、徐晃、于禁”,而到北击乌桓时,曹操甚至“授麾张辽”,让他指挥其他武将出击——也就是说,在关羽降曹后,张辽的才能才日益被曹操认识,张辽也很快成为了曹操手下的第一大将!

第三,张辽在成为曹操贴心大将后,不再象刚投降时那样小心谨慎。在灭袁绍的时候他立功最多,张飞喝退曹兵时他和许禇是仅有的两个保持冷静的大将,赤壁之战曹操能够逃命也首先要感谢张辽把他从大船上救了下来……这一系列的战功终于使得曹操放心地重用他。张辽成为了曹操委任的镇守合肥的CEO,曹操的江山之所以牢固,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张辽以一己之力挡住了东吴的多次进攻,“(江东)闻张辽之名,小儿也不敢夜啼”!

最有意思的是,《三国演义》在有名的华荣道故事时也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节:关云长不忍杀曹操,曹操领人从关羽身边过时,关羽大喝一声,曹操的众军全都滚鞍下马,哭拜于地,“云长愈加不忍。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第五十回)——呵呵,奇怪吗?曹操的人全都滚鞍下马,哭拜于地了,张辽怎么会“纵马而至”?张辽先在哪里?怎么会晚来?而且纵马而至,还要和关羽叙叙旧!——《三国演义》这样处理,难道不是有意在暗示什么吗?难怪连毛宗岗看到这里都要评一句:“张辽无言,关公亦无言,都妙在不言处写。”

因此,综合来看,关羽降曹是落进了张辽设计好的圈套中。张辽的圈套不是要害关羽,完全是为了自己能得到曹操的重视,而他的计划实施得也天衣无缝,张辽最终靠关羽降曹为起点,充分地发挥了自身的才能,成为了曹操阵中的第一大将!

查看更多>>

晚节不保的三国名将于禁

于禁者,在演义中首次出场是曹操招兵买马时,“又有一将引军数百人,来投曹操:乃泰山巨平人,姓于,名禁,字文则。操见其人弓马熟娴,武艺出众,命为点军司马。”

当时他的地位与李典、乐进、吕虔等类似,次于夏侯与曹家兄弟。

在曹操突击徐州时,他与夏侯惇、恶来一起作为前锋——可以说是骁勇善战的表现吧。

后来在历次与吕布或者其他军阀混战中,于禁都会出现。大多情况下是诸如:“忽然两彪人马杀出,左有于禁,右有谁谁”这样凑数的。与吕布的濮阳会战,于禁出过一个主意说“袭其西寨”,那次也就引出了恶来著名的“五步乃呼我”的故事。

在曹操徐州围城时,刘备来援救,有如下场景:“寨内一声鼓响,马军步军,如潮似浪,拥将出来。当头一员大将,乃是于禁,勒马大叫:‘何处狂徒!往那里去!’张飞见了,更不打话,直取于禁。两马相交,战到数合,玄德掣双股剑麾兵大进,于禁败走。张飞当前追杀,直到徐州城下。”

三国演义中于禁与张飞单挑部分数据(出自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注意,能享受被刘备张飞夹攻的人,一共只有三个:吕布、张任,还有就是于禁。

在宛城之战,著名的战事发生:曹操被张绣偷袭,恶来战死,全军溃退。夏侯惇所部青州军下乡劫掠,被于禁沿路杀掉。张绣军到,于禁率先出战,身先士卒,大破张绣。本来一次彻底的完败居然有个好结局。

演义和《三国志》里,关于这段都有精彩描写:“绣复叛,太祖与战不利,军败,还舞阴。是时军乱,各间行求太祖,禁独勒所将数百人,且战且引,虽有死伤不相离。虏追稍缓,禁徐整行队,鸣鼓而还。未至太祖所,道见十余人被创裸走,禁问其故,曰:‘为青州兵所劫。’初,黄巾降,号青州兵,太祖宽之。故敢因缘为略。禁怒,令其众曰:‘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乃讨之,数之以罪。青州兵遽走诣太祖自诉。禁既至,先立营垒,不时谒太祖。或谓禁:‘青州兵已诉君矣,宜促诣公辨之。’禁曰:‘今贼在后,追至无时,不先为备,何以待敌?且公聪明,谮诉何缘!’徐凿堑安营讫,乃入谒,具陈其状。太祖悦,谓禁曰:‘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

绝对是将才之举。冷静。

后来历次军事行为,于禁都多少参与了。在赤壁还当了水军总督——代替蔡张那两个死鬼的——但成效大家都知道了。

实际上在历史上,于禁的战绩是与张合张辽等并列而毫不逊色的。《三国志》上说:“

及太祖领兖州,禁与其党俱诣为都伯,属将军王朗。朗异之,荐禁才任大将军。”

才任大将军,那是把他拔到了足以左右一个国家军事才能的高度了。

在与河北军作战中,战绩则:“太祖初征袁绍,绍兵盛,禁愿为先登。太祖壮之,乃选步骑二千人,使禁将,守延津以拒绍,太祖引军还官渡。刘备以徐州叛,太沮东征之。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复与乐进等将步骑五千,击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余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余人。太祖复使禁别将屯原武,击绍别营于杜氏津,破之。迁裨将军,后从还官渡。太祖与绍连营,起土山相对。绍射营中,士卒多死伤,军中惧。禁督守土山,力战,气益奋。”

注意此处,曹操在许都时,官渡行营总指挥即是于禁。这个责任可是关系到大局的。而于禁以两千军拒河北军十万,可见其胆略。

而于禁的为人则:“太祖每征伐,咸递行为军锋,还为后拒;而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太祖常恨朱灵,欲夺其营。以禁有威重,遣禁将数十骑,赍令书,径诣灵营夺其军,灵及其部众莫敢动;乃以灵为禁部下督,众皆震服,其见惮如此。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

很厉害。曹操“亦惮之”,可见他真的是个严肃威武的人。不象曹洪那样暴发户土财主脾气——曹洪在定军山战役前夕居然还在汉中搞很淫乱的PARTY,服了他——而于禁则是如此标准的一个军人。而且整军有方,做先锋和后军都是要求严格的。

可以说,老罗对于禁描写的力度是不够的。以至于到了关羽逼近许昌曹操想迁都时,派遣于禁去抵御关羽被认为是不可理解的——实际上,夏侯惇生病,张辽在合肥,张合在长安,曹仁被困,当时曹操能派的够档次的大将一共也只有于禁和徐晃了。

论将才,于禁与徐晃难分上下。但是于禁与曹操是三十年的兄弟。

于禁,时任左将军。

就这样背负着三十年友情出征了。

大雨。

水淹七军。一场大雨成就关羽千年英名。

于禁肉袒出降。

我想那天,灰色的阴云下,于禁伫立在堤坝上任大雨吹打。看见七军将士在水中翻滚呼号看见远方那树立的关字大旗,回首三十年前尘如梦,他在想些什么?

曹操说:“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及庞邪!”

那是伤透了心了。

于禁归来后,须发皓白。

想象在荆州土牢中被关押的样子——讽刺的是,他是由吕蒙送回来的。

想象一下那场景:于禁坐在牢中。有人开门说,于将军,我等奉吕将军之命送你回许都。

于禁蹒跚地步行而出。吴军将士们看见这昔日的劲敌今日的囚徒,窃窃私语不休,偶尔爆发出嘲讽的大笑。

对一个老人来说,这是羞耻。绝大的羞耻。

而天没有给他一个好的收场。曹丕没有放过他。连死都让他死得很屈辱。

于禁是羞愤而死的。

他的死比任何人都痛苦。因为他是眼看着一代大名陡然间在一场大雨中灰飞烟灭的。

那一夜的大雨成就了很多人也葬送了很多人——那是三十年的英名。

《三国志》上说: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

未免对他太不公平。

你觉得呢?

查看更多>>

孟获之败:虽败犹胜,虽辱犹荣

读过《三国演义》小说的人都记得孟获这位倒霉蛋,诸葛亮虽然是顶尖级引进人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功劳、苦劳、疲劳都有一大堆,但真正从头打到尾、而且打出全胜局面的,就只有这“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拿孟获的云南开涮这一次。

话说这是公元225年5月的事,诸葛亮带着刚被东吴修理得七零八落的几万蜀汉军队冲进云南土霸王孟获的领地,不到一年时间,就抓了放、放了抓,把孟获折腾了7回,一个人打败仗不难,这么短时间打7次败仗,还都败给同一个人,实在是太难太难了,因此千百年后,有人觉得这老孟能耐未免太糗了点儿,脸皮未免太厚了点儿——要是搁我碰上这惨事,要么头一回就投降拉倒,要么干脆抹脖子算了,弄成这样,未免太寒碜了吧?

有些云南本地人,据说跟孟获沾亲带故的,觉得实在是面皮挂不住,就悄悄编了出地方戏,叫做《孟获七擒诸葛亮》,这大约算是架空历史的鼻祖了吧?据说直到今天,在西南某些偏僻地方还能听到这个架空版本的传说。

其实编这故事的人固然是好心,但倘孟获还活着,一准儿踹他一溜跟头:你小子瞎掰什么呢?编这玩意儿不就是嫌我老孟丢人?可是我丢人么?

什么?老孟不丢人?他不丢人还有谁丢人的?可丢人不丢人,咱不能只算小账,得往大了算。

战前孟获有多大地盘?他那会儿是土霸王不假,可能说了算的,就只有老家益州郡(在今天云南曲靖市一带)的一半儿,还是个二把手,一把手雍闿在城里住着,他只能憋屈地在城外山洞里猫着;败完7场之后呢?整个川南、滇北,蜀汉搞了4个郡,各级干部除了少数军官,都换上了本地人,老孟家的地盘差不多扩大了一倍。

再看看战前孟获的地位。《三国志》上说他是“郡人”,按今天的话说就是“市民”,看来连个干部级别都没有,充其量算个民间团体召集人,属于名气不小、地位不高的主儿。可7场稀里哗啦的败仗打完,他全家都成了正式在编的国家干部,史书记载,孟获本人后来做到蜀汉的御史中丞,按今天话说就是中央纪检委副书记,居然进入高干的行列了。

要没那7场败仗,孟获哪儿能落那么多好处!

要说这一仗的胜负,不但今天的人明白,当年的孟获又不是傻子,他的三个盟友雍闿、高定、朱褒地盘比他还大,实力比他还强,一转眼就给收拾个干干净净,胳膊拧不过大腿,他怎会不明白?估计这老孟还没打就憋着投降了。

可他毕竟是跟着搞了好些时候的叛乱,要是就这么一仗不打就投降,纵使诸葛亮宽大处理,最多也就是个免于刑事处分,顶好了也就给个闲职、坐冷板凳;要是打太狠、把诸葛亮愣给打跑了,那更完了——人家回成都歇足了,再多带几万人过来,老孟家怕是要灭族的。

于是这仗就打成了怪模样:从面子上看,诸葛亮一路往南,势如破竹,打一仗胜一仗,连着抓了孟获7回;但仔细一琢磨就能发现,孟获固然给抓了7回,但他的基本队伍一直都没怎么散,没太大损失,不仅如此,他一路打了败,败了打,玩了个空间换时间,既让蜀汉军队尝到了瘴气毒泉、竹签象队之类前所未有的苦楚,又让脑筋好使的诸葛亮领悟到,这块骨头并不那么好消化,与其硬啃,还不如软泡——孟获等的,不就是这个“心有灵犀一点通”么?

您也许会说,老孟也太没出息了吧,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这道理都不懂?您得替老孟想想啊,他说好听了是个土皇帝,论地盘不过半个郡,论人口估计都比不过成都周边的几个县城人多,蛮干硬拼,结局注定只有一个。通过几个“一切尽在掌握中”的败仗,让胜利者知道适可而止,让失败者获得即使胜仗都没法获得的利益,对于孟获而言,可算虽败犹胜,虽辱犹荣。

胜败荣辱都是兵家常事,一个有头脑的人,应该仔细掂量形势对比和手中实力,为自己寻找一个踮踮脚就够得着的、务实的目标。

查看更多>>

赤壁之战周瑜与黄盖搞过苦肉计吗?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中叙及赤壁大战时,曾写到东吴的大将黄盖用“苦肉计”诈降,骗得曹操的信任一事。由于这位罗先生文笔确是过人,所以,使大部分读者都信以为真,一来二去,竟留下来一个相关的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真是达到了乱真的程度。

那些在说话或写文章中屡屡提及“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人,可能一点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步入了一个误区——

坊间流行的一些“三十六计”古今谈的书籍中,在叙及“苦肉计”这条计谋时,常常引《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打黄盖”做例子,给一些不明白历史真相的人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在赤壁之战时,东吴的这一帅一将真的玩过这种小孩把戏呢。

假作真时真不假

《三十六计》“苦肉计”一案的原文是:“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

据小说家者流称,周瑜“打”黄盖发生在赤壁之战时,因此,在识别真假历史时我们有必要先简单地介绍一下赤壁之战。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发生于公元208年,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是役也,曹操率军二十万,号称一百万,挥师南下,连破刘琮,夺取荆州,败刘备,声言欲与孙权“会猎于东吴”。值此危急存亡关头,孙权起用周瑜挂帅出征。但倾东吴全国兵,联合荆州新败的刘备在内,所得不过五万余人,与曹军相比,仍是寡众悬殊。

可周瑜最后却打败了曹操。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念奴娇》一词中写道: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以文学的手法描绘了当时的历史——周瑜周公瑾“谈笑间”,使敌方的战船“灰飞烟灭”。但没有交待周公瑾是怎样才使敌舰灰飞烟灰的。

唐朝人杜牧在《赤壁》怀古诗中倒是做了一点交待: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但也只是提了“东风”与便——给予的方便,没有言及是谁帮助周瑜完成火烧曹军舰船任务的。

罗贯中老先生很热情,他在《三国演义》中说是诸葛亮夺天地之造化,于南屏山筑七星坛借得一场东风,使得周瑜得以实现火烧曹军的宏伟计划。

这种说法也不过是“小说家者言”。

没办法,我们还得求助于历史。

《三国志·吴·周瑜鲁肃吕蒙传》载:“(孙)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预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涨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郑。”

这段为严谨的史学家们所认可的历史告诉我们,帮助周瑜完成火烧曹军舰船任务的人是黄盖。

由于黄盖用的是三十六计中的诈降计,所以,喜欢想像的小说家以为除了诈降计以外,还应该有配套的“苦肉计”。

实则不然。

两封书信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阚泽密献诈降书”中引录了一封所谓黄盖写给曹操的诈降书信:

盖受孙氏厚恩,本不当怀二心。然以今日事势论之:用江东六郡之卒,当中国百万之师,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东吴将吏,无有智愚,皆知其不可。周瑜小子,偏怀浅戆,自负其能,辄欲以卵敌石;兼之擅作威福,无罪受刑,有功不赏。盖系旧臣,无端为所摧辱,心实恨之。伏闻丞相诚心待物,虚怀纳士,盖愿率众归降,以图建功雪耻,粮草军仗,随船献纳。泣血拜白,万勿见疑。

查看更多>>

刘禅乐不思蜀背后:破产者寄人篱下的求生之道

核心提示:刘禅亡国之后,作为亡国之君,不仅自家性命,而且包括蜀地百姓的幸福都掌握在人家手里。自己的待遇,直接影响晋国对蜀地百姓的政策。所以,他必须装憨卖傻,处处隐藏自己的才能,才可以瞒天过海,养晦自保。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后,潜藏着过人的狡诈和机智。周寿昌的《三国志集解》评价阿斗说:“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

后主刘禅想象图 资料图

“公司”倒闭后“董事长”的辛酸与无奈

孟子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而在历代皇朝之中绝大多数皇帝都把江山看作自己的私产,把百姓看作蝼蚁,为了自己的私欲任意践踏百姓。后主刘禅却在自己国家无力抵抗强魏之时,为百姓计,采取了投降的上策。王隐在《蜀记》中讲刘禅为全国百姓安危考虑,在无力抵抗时投降是“全国为上”之策,并且夸奖刘禅“通明智达”,胸怀王者之义!

263年5月,曹魏大举攻蜀。魏国征西将军邓艾统兵三万自狄道进攻甘松,雍州刺史诸葛绪督军三万进军武街桥头,断绝姜维归路,钟会统十万余众分从斜谷、骆谷、子午谷攻汉中。蜀知魏举兵,乃遣大将廖化、张翼、董厥退保汉城与乐城,姜维一军退守剑阁。

该年10月,魏将邓艾自阴平行无人之地700余里,取道江油,连破涪县、绵竹,逼近成都。

大敌当前,刘禅急召群臣商议对策。有人主张南迁国都;有人主张归附东吴,仿申包胥哭秦庭,或武乡侯(诸葛亮)渡江乞师之举;光禄大夫谯周则力排众议,主张降魏。

经过反复琢磨之后,刘禅接受了降魏的建议,主张降魏,这又是一场豪赌。这次与上一次豪赌不同,如果说上次赌的是江山的话,那么这次赌的就是他的性命。在刘禅看来,南迁就要“深入不毛”,最终难逃厄运,而东吴远非曹魏的敌手,将来也难逃覆亡命运。与其长痛,不如短痛,与其两回受辱,何不一次了结呢?

于是他派侍中张绍前往邓艾军前呈递降表,表曰:

限分江、汉,遇值深远,阶缘蜀土,斗绝一隅。干运犯冒,渐苒历载,遂与京畿攸隔万里。每惟黄初中,文皇帝(指曹丕——笔者注)命虎牙将军鲜于辅,宣温密之诏,申三好之恩,开示门户,大义炳然。而否德暗弱,窃贪遗绪。俯仰累纪,未率大教。天威既震,人鬼归能之数,怖骇王师,神武所次,敢不革面,顺从天命!辄敕群帅,投戈释甲,官府帑藏,一无所毁。百姓布野,余粮栖亩,以俟后来之惠,全元元之命。伏惟大魏布德施化,宰辅伊、周,含覆藏疾。谨遣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驸马都尉邓良奉赍印绶,请命告诚,敬输忠款,存亡敕赐,惟所裁之。舆榇在近,不复缕陈。(《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三国志》中说刘禅投降时“乘骡车诣艾,不具亡国之礼”。他没有将自己当作亡国之君,颇有骨气,甚至连敌方诸臣都不免赞叹。由于刘禅“识时务”,因而深受敌方优待,曹魏大概也是为了借之安抚人心吧。就在刘禅肉袒出降的当场,邓艾就以“承制”的身份,代表曹魏王朝宣布任命刘禅为骠骑将军,发布公文时与之合署。

邓艾灭了蜀汉以后,见好就收,自己回去复命,把后主刘禅留在成都。后来钟会、姜维发动兵变,让司马昭觉得刘禅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恐有后患,于是就派人让刘禅举家东迁。刘禅到了洛阳,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邑一万户,建安乐国,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都封了侯。

到了洛阳之后,刘禅发现事情有些微妙:曹魏帝国封他为安乐公,而曹魏王朝的实权派人物,刚刚晋封为晋王的司马昭对他却外信内疑,怀有戒备之心。因此,这位人称阿斗的蜀汉后主只得再豪赌一把来自保。

不久,司马昭设宴招待刘禅。席间特请人演出蜀地技艺,由于司马昭的暗中布置,有些人假做触景生情,忍不住暗暗抽泣。坐在司马昭身旁的刘禅本也哀伤于心,但他见司马昭那阴晴不定的面孔时,一下子提高了警惕,因而强充笑脸,喜笑自若。一心以为刘禅是个“阿斗”的司马昭见了放下心来,悄悄对他的亲信贾充说:“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

查看更多>>

猛张飞智取重庆擒太守严颜

《三国演义》中张飞的形象极为突出:豹头环眼,针须倒竖,刚勇粗暴,嗜酒无度,虽然早晚施些灵机一动之小计,但不掩其粗鲁本色,莽汉风采。

其实,史书中的张飞不但外表形象文雅,而且智勇双绝,尤其性格豁达大度,仅是在酒醉时有些乱性,把握不住行事分寸――小毛病。

张飞率部进军巴西之前,也曾遇上了一个硬钉子,那便是巴郡太守严颜。

诸葛亮指挥大军初进益州之时,并未分兵,而是先集中兵力攻克了巴东(今四川奉节东),然后挥师进逼江州(今重庆),身为大军前锋主将的张飞面对巴郡太守严颜玩了一手绝活。

严颜其人,在益州素以忠勇著称,而且看人料事极准。早在刘备应邀初进益州之时,严颜看着过境的荆州部队就不禁哀叹:“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

现在这只被刘璋请进自己家的饿虎终于要反嗜“穷山”的主人了,严颜面对闻名遐迩的张飞并没有畏惧,一开始也是采取的持险固守的正确方略:江州山城险峻,易守难攻,只要耗尽你的辎重,你还是要从哪儿来的回到哪儿去!我趁势掩杀,当可必胜而收复巴东。

谁知性急的张飞来到江州并未攻城,而是绕城而过,继续西进,甚至连因道路窄狭不能通过的辎重粮草都甩掉不顾,看来那刘备在雒城的战事不妙,张飞有点急眼了!

对于张飞留下看护辎重的少量部队,严颜并没放在眼里,不趁机收了此份大礼的确有违兵法,且能一举切断张飞军的后路,再不出动,就是敌人也会笑话的。

实际战况简单多了:严颜去劫粮,张飞去袭城,双方都得了手,那严颜可亏大发了!急切回军救江州,回程又中了张飞本人的率部埋伏,连拼命都没能如愿,竟被张飞于战场生擒马上。

张飞审讯战俘别具风采!

见面即大怒训斥:“兵临城下,匪军为何不及时起义投诚?竟敢阻挡解放大军入川,螳臂挡车,不自量力!尔等这是自绝于人民!”

严颜傲然不惧,严词驳斥,据理力争:“你们无理兴兵,侵我家乡,我川军但有断头将军,从无投降将军!”

这下张飞怒上加怒,想做断头将军?那还不容易!喝令左右,立即砍下这抗拒改造之死硬分子的脑袋!

严颜反而平静安详,神色如常,竟然嘲笑起了暴怒的张飞:“砍头就砍头,只当风吹帽,不过,砍本将军的头,你发的哪门子怒?”

对这拿自己脑袋不当回事的严颜,张飞开始打心眼里敬佩了,立即亲自解开绳索,请到上座,囚徒转眼成贵宾!

恰恰严颜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主,面对张飞“糖衣炮弹”进攻,立马又败下阵来,立即感激政府宽大,表示要重新做人,争取新生,不仅乖乖屈身做了张飞的宾客,并且表示:要戴罪立功,招降纳叛,说服旧部投向人民!――真正的“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江州大捷之后,诸葛亮兵分两路西进:赵云在左,连下江阳(今四川泸州)、犍为(今四川彭山东);张飞在右,横扫巴西(今四川阆中)、德阳(今四川遂宁东南),眼见雒城在望!

没曾想,刘备围攻雒城却突然得手,诸葛亮的增援部队未能赶上雒城最后的攻坚战:雒城守军见成都刘璋坐视雒城险境不顾,荆州援军据闻不日就要抵达,军心终于涣散,刘循、刘璝再也无法约束看不到胜利希望的手下,雒城已经坚持到无法再坚持了!

刘循见大势已去,突出城去,逃往成都,刘璝丧命于自己的叛军之手,就在诸葛亮的荆州援军到达之前,雒城终于易手。

刘备三路大军胜利会师于雒城,兵贵神速,又岂肯耽搁?大军浩荡,围了成都,看来刘璋的命运已被本家兄弟决定了。

查看更多>>



三国时期的降将现象,反映了三国鼎立、群雄蜂起的战争条件下,强弱转化、胜负易手过程中智慧与实力的较量。降将的出现或推进战争的进程,或造成了原先所属集团的重大损失。降将身上所展现出的各种人生观、价值观,可供读者从中思考,从中感悟。同时从降将的择主观、招降的人才观以及功名思想等内涵中,亦折射出了中华文化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