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由禧

高由禧

(气象学家)
中文名:
高由禧
国籍:
中国
民族:
人物简介:

高由禧(1920.2.14-2001.3.3),福建福清人,气候学、高原气象学家。九三学社第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44年获重庆中央大学气象专业学士学位,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由禧是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创始人,对台风、季风、青藏高原西北干旱气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发表了8本专著,近100篇论文,在世界屋脊举行了两次为世界气象界瞩目的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取得了大量宝贵的观测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写出10多篇论文,具有重要的开创性价值。   

近代名人推荐
中文名
高由禧
国籍
中国
民族
出生地
福建省福清县
出生日期
1920年2月14日
逝世日期
2001年3月3日
职业
气象学家
毕业院校
中央大学
主要成就
中国东亚季风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代表作品
《台风研究》、《东南亚台风若干问题》和《有关季风的一些问题》

人物生平

1920年2月14日,高由禧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县下和洋村一个农民家里,家里兄弟姐妹很多,高由禧在男孩中排行老四,父亲看他喜欢读书就把他送进了学校。高中毕业时父亲不幸病故,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供他读书,只好回家当了中学老师。

1940年,高由禧同时被西南联合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大学、重庆中央大学所录取,他选择了去重庆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读化学系。

1944年,高由禧大学毕业,1945年底由竺可桢、涂长望介绍到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任研究助理员,在赵九章的指导下,开始了他的科学研究生涯。

1948 年,发表了论文《东亚自由大气之运行》,这篇论文和竺可桢先生的著名论文《中国的东南季风和降水》开创了中国季风研究的先河。

1954年,他与徐淑英、许孟英编写出版了《海南岛气候》一书,从气候的观点来讨论海南岛的植胶产胶问题,对海南岛的气候情况做了详细的描述和比较,指出了植胶产胶问题所在,提出利用不同地区的小气候扬长避短种胶的建议;

1956年,为了根治黄河和三门峡水库设计需要了解黄河的水情,他就研究黄河流域的降水问题,他与叶笃正、杨鉴初整编出版了《黄河流域的降水》专著和几本黄河流域降水、暴雨图集和资料;在进行黄河流域降水工作的同时,他考虑到东亚、南亚是闻名世界的季风区,季风的强弱、来去的迟早一定会影响这个地区的降水量的变化分布,应该从季风形成、变化规律来做降水的长期预报,因此开展了季风研究并做出了显著成绩。

1958年为改变西北干旱面貌,中国科学院组织高山冰雪利用实验研究,高由禧任融冰化雪队队长来到甘肃,同年9月应甘肃省要求在兰州成立了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地球物理研究室,高由禧任副主任主持工作。

1959年研究室升格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分所,196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他任副所长兼室主任,副研究员。这段时间主要从事人工融冰化雪、土炮消雹、干热风方面的研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高由禧受到冲击,“文化大革命”后期他恢复了工作,根据需要1974年4月在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基础上调整组建了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任所长。

1978年,提升为研究员,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86年退居二线,任名誉所长、研究员。

1987年,调广州中山大学任教授。仍兼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在这近30年里高由禧的研究方向转向了高原气象学和西北干旱问题,他参与策划并组织领导了中国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取得多项国家或中国科学院奖。

1980年,他参与组织了在北京召开的青藏高原科学讨论会,国外气象学家纷纷希望同中国在高原气象研究方面进行协作和交流。1980年高由禧当选为国际大气电学委员会委员,国际云物理委员会委员。高由禧于1982年创办了学术刊物《高原气象》,并在1982-1985年任主编,1996-2001年任顾问。

2001年3月3日于兰州病逝。

科学研究

长期从事气象科学研究,在季风、青藏高原气象和中国气候方面有突出成果。提出除海陆季风外,全球还有南北半球季风、行星环流季风、平流层季风和高原季风。在全球月平均温、压、湿、风场的变化研究中得出结论:全球东半球变化大,东半球中的亚欧区域变化大在亚欧区域中,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变化大。同时从大气运动的能源强弱分析,得出海洋比陆地强,热带海洋比其他海洋强,热带季风区海洋比热带海洋强,热带季风区海洋比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强。在青藏高原气象研究中,提出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是全球大气变化的敏感区、能汇区、启动区和扰动区。这些学术观点对天气气候形成、演变的研究和预报有重要意义。 

在这期间高由禧是大气科学部分的总学术带头人,在所、室机构组建和调整、研究队伍建设和学科方向确定等方面,运筹帷幄,呕心沥血。他珍惜人才,通过送出去培养(包括出国进修)和在本所培养等形式,培养了一批学术骨干。他自己就先后培养或合作培养了近30名博士及硕士生。 

论文著作

高由禧1顾震潮、高由禧,台风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专刊,科学出版社,1953。

2高由禧、徐淑英、许孟英,海南岛的气候,科学出版社,1955。

3叶笃正、杨鉴初、高由禧,黄河流域的降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专刊,科学出版社。

4高由禧、曾佑恩,台风的路径图及其一些统计,科学出版社,1957。

5高由禧等,东亚季风的若干问题,科学出版社,1962。

6叶笃正、高由禧等,青藏高原气象学,科学出版社,1979。

7高由禧、蒋世逵等,西藏气候,科学出版社,1984。 

8中国自然地理编委会,中国自然地理·气候(高由禧主笔气候部分一、二章),科学出版社,1984。 

社会任职

1956年参加九三学社,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甘肃省委副主委,甘肃省第四、五、六届人大代表,第五、六届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甘肃省第三、七届政协委员。 

1962年,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1977年,任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气象学会理事;1978年,任甘肃省气象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1980年,任甘肃省气象学会理事长、国际大气电学委员会委员、大气静电研究专业组成员、国际云物理委员会委员;1985年,任国家气候研究委员会委员;1986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气科学”学科评审组成员;1987年,任第二十一届热带气象学委员会主任、第一届中国广州国际科技会议理事会理事、广东省科协副主席;1991年,任《热带气象》编审委员会委员;1992年,任广东省科协顾问委员会委员;1993年12月23日,任甘肃省气象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 

获奖记录

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特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 

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奖一等奖1989年获中国气象局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他作为第一完成人的《东亚季风研究》,1977年获甘肃省科技大会优秀成果奖,1978年获中国科学院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南北半球季风—南北半球大气间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机制》,1983年获中国科学院技术改进四等奖;《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研究》,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1987年获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一等奖,198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黑河地区地气相互作用野外观测试验研究》,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作为第二完成人的《青藏高原气象研究》,1978年获中国科学院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青藏高原气象学》,1983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主要完成人的《中国自然地理》,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人物评价

高由禧治学严谨、为人正直、生活俭朴,把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的最高理想。(九三学社)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

    杜甫人生经历过哪些时期?杜甫人生经历简介

    说起诗帝,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李杜诗篇万口传”,在这句话中的李杜分别讲的是我国盛唐时期的诗仙李白和晚唐时期的诗圣杜甫,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便是用诗歌来描写历史的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最大详情>>

    绞肉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的奇葩大杀器,炮弹2人高

    德国超级大炮,因为这种火炮首次轰击了巴黎,后来人们就叫它“巴黎大炮”。“巴黎大炮”炮管长近37米,全重达750吨,倘若把它竖起来,足足有十几层楼高,能打120公里。1918年3月23日,超级大炮袭击巴黎。当天黄昏,法国的电台广播了这样—则消息:“敌人飞行员成功地从高空飞越法德边界,并攻击了巴黎。有多枚炸弹落地,造成多起伤亡……”美国坦克奥地利的装甲列车,将装详情>>

    光绪帝是慈禧的私生子 野史记载慈禧生了光绪

    光绪帝是慈禧的私生子,光绪皇帝是不幸的,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强势的女人慈禧太后,而这个强势的女人最后也要来他的命,不过最近又有人说光绪是慈禧的私生子,这是真的吗,为何会有这种说法,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详情>>

    北宋全能“学霸”是谁?沈括作品简介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比较出名的一位科学家,在沈括之前的朝代或者是之后的朝代都出现过许多的科学家,在这些科学家中,沈括算是比较鹤立鸡群的,也就是说沈括是比较优秀和卓越的科学家之一。因为沈括几乎是一个全详情>>

    一组能勾起儿时农村回忆的老照片,不胜怀念

    这种大蚂蚱可以用来烤着吃,你的老家叫什么?忘记叫什么了,但是这种果实掉在地上特别招蚂蚁。小地瓜的味道还记得吗?黑豆豆。我们那叫野葡萄,我的最爱,常常是揪一大把然后一口捂进嘴里。槐花,最喜欢槐花汤的味道。榆钱儿,蒸窝窝吃,真是美味啊!洋姜,腌起来很好吃,小时候经常偷偷挖别人家的。吃过的菱角壳,在上面挖个洞,可以当哨子吹。甜甜根,嚼在嘴里甜丝丝的感觉,一般要在田详情>>

      人物解密野史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