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溥

徐溥

中文名:
徐溥
别名:
字时用,号谦斋
国籍:
中国 明朝
人物简介:

明朝大臣徐溥(公元一四二八年至一四九九年),字时用,号谦斋,袱溪(今宜兴宜城镇溪隐村)人。弘治五年八月至十一年七月(1492年-1498年)任当朝首辅一职。年七十二岁。景泰五年(公元一四五四年)进士,官至华盖殿大学士。性凝重有度;居内阁十二年,从容辅导,爱护人才,屡遇大狱及逮系言官,委曲调剂,安静守成。卒,谥文靖。徐溥撰有《谦斋文录》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吴俨的舅舅。

明朝名人推荐
中文名
徐溥
别名
字时用,号谦斋
国籍
中国 明朝
民族
出生地
袱溪(今宜兴宜城镇溪隐村)
出生日期
1428
逝世日期
1499
职业
内阁首辅
代表作品
《谦斋文录》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谥号
文靖

人物生平

天资聪慧

徐溥自幼天资聪颖,读书用功。他8岁进私塾念书,就把圣言要语、经典法言抄录汇

集成册,随身携带,供作平时阅读。塾师见他口袋总是鼓鼓的,疑是玩物,便责他贪玩。取出看时,原来是他抄录的“圣贤要语录”。塾师非常惊异,问明原委,颇觉自愧,即对其父渔隐公说:“你儿乃是神童异才,我不能为其师。”遂请辞而去。

徐溥储豆 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举止老成,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徐溥还效仿古人,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直到他后来为官,一直都还保留着这一习惯。

高中榜眼

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徐溥廷试一甲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宪宗初,选拔为左庶子,再升太常卿兼学士。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拜礼部右侍郎,不久转左侍郎,后改吏部。孝宗即位(公元1487年)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宰相),进礼部尚书。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晋升为太子太傅、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次年任首辅。弘治七年,加少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弘治十一年二月,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入阁辅政

徐溥入阁初期,正处于万安、刘吉弄权之后,为了稳定局势,徐溥严守成法,与同僚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同心协力,辅治朝政。如孝宗刚继位时,鉴于宦官势力上升,曾革除了许多太监的官职。其中原钦天监监正李华因帮昌国公张峦选了一块坟地,孝宗就认为有功,要恢复他的官职。徐溥等加以抵制,认为此例一开,佞人又要纷纷钻营求官,碍难执行。又如,在安南(今越南)攻扰边境时,孝宗欲遣大臣前去处理。徐溥等又劝谏道,“外邦相侵,由有关衙门发令处理足够了,不需要陛下亲自派使臣去。如安南万一不予理睬,为了维护天子的尊严,我朝势必要征调大军远途去征讨,这不仅劳民伤财,而且事情会闹大。”孝宗也就没有派使臣前去。

孝宗自弘治八年后,渐渐懈怠,懒于理政。徐溥曾多次进谏说,如今奏章批答不及时,有的公文竟稽留数月而不理,或者不施行,政事壅塞,应当依照旧制,除了每日朝堂奏事外,遇有重要军政事务,宜随时允许上奏,陛下也应经常召见儒臣询问国事。

孝宗一度信用宦官李广,好道家神仙之说,并大事烧炼、设坛祭祷。徐溥又曾多次上奏,以唐宪宗偏信好讲神仙方术的柳泌服用丹石而亡、宋徽宗崇尚道学以致亡国的教训,劝谏孝宗疏远奸佞,勤政爱民。

爱护人才

徐溥很爱护人才,常说,“要造就一个人才不容易,不能以一些小过就弃而不用”。他凡见人有小过,总是谆谆善诱,耐心教育;每遇大狱或言官因进谏而被逮捕,总尽力相救,使大多数人得以幸免。

徐溥平生乐善好施,对乡里族人关怀备至,而自己生活则很俭朴。他仿效宋代范仲淹义田之举,叫他二弟复斋到京城商量置办义田,以赡养宗族。他决定将自有田产800亩作为义田,分给族里村人耕种,如遇灾荒,减租免征,并开义仓赈济,凡乡里族人遇有婚丧之事或遭意外灾难,均有补急救济。还聘请塾师,兴办义学,凡徐氏子弟和村里贫家子弟,一律免费入学。又在进城的袱溪河口设置渡船,雇人摆渡,方便行人,乡人称之为“徐氏义渡”。

为官清廉

徐溥在朝为官多年,没有在北京城里建造府第,直到将要告老回乡时,才由家人在故里建造一所住宅。弘治十年,徐溥因年届70古稀,向皇帝求退,皇帝竭力挽留。翌年,他因目疾严重,再次要求告老退休。九月,徐溥以“四朝元老”的殊荣奉旨南归。到家后,他不顾双目失明,首先命两僮搀扶着他在整个宅第转了一遍,并用双手抚摸着每座墙壁和每根楹柱。家人问:“相爷何必如此?”他说:“我是怕儿辈们把宅第造得太华丽啊! 只要能住就可以了。”一日,徐溥由家人扶着在门外散步,忽然问道:“门外原是东南山乡上城大路,怎么听不到车履之声?”家人告诉他:“为了相爷能安静休息,故把大路迁到河的对面去了。”徐溥听了,勃然大怒,喝问:“这是谁的主意?怎能为我个人的安逸,而劳乡亲们绕道而行呢?”他即命恢复大路于相府门前。民众无不赞叹。

四朝宰相

徐溥,四朝宰相,多不易啊。皇上终于恩准他告老还乡了。他记得离开京城的那一天,是一个薄雾淡

阳、阴晴不定的早晨。紫禁城沉重的红色宫门打开了一道缝隙,这是皇上给他的极高荣誉。几千年来,即使是得到皇帝的特别恩准得以“瞻仰天颜”的帝国功臣,没有一个不是早早地穿戴好表示自己官阶的锦绣蟒袍,天色未明之时就候在宫门之外,紧张地等待着宫门里那些皇家侍卫呼叫他的名字。这样的时刻,即便是统领数十万军队、征战于遥远疆场的强悍无比的将军,也会由于恐惧而双腿颤栗。如果皇上咳嗽一声,跪成一片的金銮大殿上的百官们会齐崭崭地打一个冷颤。

对于走出紫禁城的徐溥来说,这一切终于结束了。

伴君如伴虎,是老百姓的说法;其实大内里的胜残去杀,足以把一个血气方刚的汉子变成精神上的侏儒。游宦40余年,历经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皇帝,见过了太多的朝廷变故、人事代谢,徐溥早就腻烦了熙熙攘攘、刀光剑影的官场。是的,帝国的体制就像一个巨大的阴魂,它攀附在每个人的身上;你可以击溃一个政敌,却永远不可能战胜体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像长城一样厚实严密的伦理与朝纲,已经形成了一个精密的理论与运作体系,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不可能不就范顺从。过了70岁,眼睛老花了,两个膝盖也跪不动了。做官之人,如果连上朝跪帝的力气都没有,还怎么分出心思来斡旋于翰林呢?他战战兢兢地去向皇上乞恩告退,那天皇上高兴,龙颜一直是开着的。老生姜了,不能走,你办事,朕放心;刮风下雨的日子,朕准你不必上朝。

阁老出了一身汗,但赶紧得见好就收了。日头一落山,天就要暗下去;潮,早该退了。是一个冥冥之中的声音在提醒他。

弘治十一年(1499年),皇太子出阁,加授他少师兼太子太师,进华盖殿大学士。徐溥已经被推到了权力与荣誉的巅峰。这一年他的眼睛坏得厉害,基本上不能看文件了;写字的手老是哆嗦。又去跪见皇上乞准回乡。皇上叹了一口气,用他的朱砂笔极不情愿地画了一个圈。

告老还乡

自由了。把泰山一样沉重的朝服放在一边,徐溥一定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用我们今天的话说,他终于平安地降落;画这个圈,用了毕生的精力,画得好累啊。

总是在断断续续的残梦里隐现的故园江南,就在眼前了;古城宜兴郊外的溪隐村,那陌上青青的老家,一直在他灵魂的深处招摇着还乡的旗幡。从此可以悠游于竹篱茅舍,有泉石天籁伴随着桑榆晚景,那才是皇帝也过不上的神仙日子呢。

这一天黄昏降临的时候,被别人尊为“阁老”的徐溥,以他颤巍巍的老迈之身,终于扑进了故乡的怀抱。

在朝为官多年,徐溥没有在京城建造府第;回家了,该有个安身之所吧。平生积蓄的银子不多,阁老大人只在县城东南的溪河畔建造了一座住宅。里人以他祖辈累世积德,将此宅定名为“世德堂”。他跨进门去的时候没有喧闹的乐队和震天的鞭炮。当地迎候的官员也被劝回去了,接风洗尘的宴席也被取消。天色微暗,阁老目力不济,基本上看不清什么东西。只觉得宅院深深,好像过于奢华了些。老人家在两个小童的搀扶下,沿着宅第转了一圈,并用双手抚摸着每一堵墙壁和每一根楹柱。他向着北方喃喃自语:“皇上,臣罪该万死,栖身之所茅庐即可,如此奢华则寝食不安矣!”

家人说,“好歹也是个四朝的宰相,人家当个三年穷知府,还十万雪花银呢!”

“不可妄言!”阁老把一张饱经风霜的老脸绷得紧紧的。“从今日起,老夫就是一个普通百姓。”还说了一些司马温的家训之类,下人听得半懂不懂。

第二天清晨他起得很早。江南的秋天没有北方寒冷,湿润的空气里还带一点清香;缓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比走在宫殿里的青砖地上要舒坦得多。虽然视力模糊,他依稀能感受到秋天丰富的原色与万物生命的蓬勃。脚下那无拘欢快的溪流消解了太多的清规戒律;林丛中那些晃动跳跃的树叶述说着生命的欢愉;绸缎般的阳光平均地撒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尘世间的富贵在这里变得脆薄。一路走去,在田塍上劳作的农人们看见他纷纷一头跪下了,原来这里是他的“义田”,早在弘治二年,他的二弟复斋先生就进京和他商量置办义田,以赡宗族之事。他把自己名下的800亩良田作为“义田”,分与族里村人耕种。如遇饥荒,则开义仓赈济,凡乡里族人,遇有婚丧大事或遭受意外灾难,均有补急救济。

庄稼成熟的香气扑面而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阁老在这里有些陶醉了。

一日,徐阁老在家门外散步,四野悄然,不似往常,这里原是蜀山、大浦等地乡民上城必经之路,今日为何这般静寂?家人答曰:为了能够让相爷安静休息,所以把大路改道到河对面去了。阁老闻之大怒,既令恢复原路。乡民们无不为之赞叹。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早年京城的一位同僚曾经送他一幅画,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那可是国宝级的极品。他多次戴上老花镜,细细端详这幅画,每次都会一阵阵地激动而沉浸在画的氛围之中。但今天他想到的是,应该把它送回京城,物归原主了。所谓“原主”,是他原来的同僚李东阳,画上有李东阳的叔祖李祁的题跋。阁老命他的孙子专程携画赴京,此后一个多月,他一直耿耿于心。有一天傍晚,孙子终于风尘仆仆地回来了。看了李东阳充满感激和挂念的亲笔信,他才放下一颗心。今人大约不会知道,《清明上河图》原来一直在这位退休的宜兴籍宰相手里藏着。在徐阁老博大的胸怀里,不属于他的东西,哪怕金山银山,他也不会染指。

接下来的日子,他去了古城东门外的溪河口,这里河水汹涌,河面宽阔,过往行人殊多不便,他出银子设置了一条能坐8人的摆渡船,这里便有了“徐氏义渡”的美称。

义田,义渡,义学,义仓,义庄……一个帝国体制外的温情的阁老,在他生命最后的岁月里,尽情释放着他的人格魅力。他一生不喜欢钱,每日吃素,穿布衣,最后的银子都用在他的诸多义举上了。洗尽铅华的人生,生命将尽的人生,就是每天做一件好事。原来,一个读书入仕的书生,他的一生就是在自己的道德碑上添砖,一支精神的蜡烛于风雨飘摇中燃到尽头,何其不易啊。江河浩荡,谁解心怀?

徐溥家祠

阁老厅,是徐溥的家祠,前后四进,建于明代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坐落在伏溪河畔、东氿之滨,

具有明代建筑特色。第一进为祠门屋宇。第二进四间为碑屋,现在仅存《宜兴徐氏义田记》碑一块,记述着徐溥置义田、兴义庄的事迹。第三进为花厅,即“白虎堂”,在太平军进驻宜兴时部分遭战火焚毁,修复后改为“保义堂”,在后墙上嵌砌着宋代苏轼“桔颂碑”及元代赵孟頫和徐溥手书的碑文。另有正草字体的诗词碑一块。其梁、椽、枋、柱均为彩绘。第四进五间,为徐氏祖先神位之屋。西部另有四幢建筑,每幢四间,为徐氏祠堂,供祭祀祖先之用。“阁老厅”现已列为宜兴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评价

徐溥入阁为相十二年,忠于王朝,尽心尽力,对朝政多所匡扶,被誉为明朝贤相之一。

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九月十一日,徐溥病逝,享年72岁,葬宜城东南山林村瑞云山荷花荡,背山面氿。卒后特赠太师,加特进左柱国,谥文靖。著作有《谦斋文集》4卷、《文靖疏稿》2卷。

徐溥卒后,经朝廷批准,在宜兴城内闹市区的蛟桥南堍建“柱国太师”坊,宜兴地方人士为纪念徐溥,还在学街东、洑溪、小东门外分别建有“榜眼”坊、“及第”坊、“义庄”坊等。因年代久远,现已荡然无存。

史籍记载

徐溥,字时用,宜兴人。祖鉴,琼州知府,有惠政。溥,景泰五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宪宗初,擢左庶子,再迁太常卿兼学士。成化十五年拜礼部右侍郎,寻转左,久之改吏部。孝宗嗣位,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旋进礼部尚书。

弘治五年,刘吉罢,溥为首辅,屡加少傅、太子太傅。溥承刘吉恣睢之后,镇以安静,务守成法。与同列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协心辅治,事有不可,辄共争之。钦天监革职监正李华为昌国公张峦择葬地,中旨复官。溥等言:“即位以来,未尝有内降。幸门一开,未流安底。臣等不敢奉诏。”八年,太皇太后召崇王来朝,溥等与尚书倪岳谏,帝为请乃已。占城奏安南侵扰,帝欲遣大臣往解。溥等言:“外国相侵,有司檄谕之足矣,无劳遣使。万一抗令,则亏损国体,问罪兴师,后患滋大。”于是罢不遣。

是年十二月,诏撰三清乐章。溥等言:“天至尊无对。汉祀五帝,儒者犹非之,况三清乃道家妄说耳。一天之上,安得有三大帝?且以周柱下史李耳当其一,以人鬼列天神,矫诬甚矣。郊祀乐章皆太祖所亲制,今使制为时俗词曲以享神明,亵渎尤甚。臣等诵读儒书,邪说俚曲素所不习,不敢以非道事陛下。国家设文渊阁,命学士居之,诚欲其谟谋政事,讲论经史,培养本原,匡弼阙失,非欲其阿谀顺旨,惟言莫违也。今经筵早休,日讲久旷,异端乘间而入。此皆臣等无状,不足以启圣心,保初政。忧愧之至,无以自容。数月以来,奉中旨处分未当者封还,执奏至再至三。愿陛下曲赐听从,俾臣等竭驽钝,少有裨益,非但乐章一事而已。”奏入,帝嘉纳之。

帝自八年后,视朝渐晏,溥等屡以为言。中官李广以烧炼斋醮宠。十年二月,溥等上疏极论曰:“旧制,内殿日再进奏,事重者不时上闻,又常面召儒臣,咨访政事。今奏事日止一次,朝参之外,不得一望天颜。章奏批答不时断决,或稽留数月,或竟不施行。事多壅滞,有妨政体。经筵进讲,每岁不过数日,正士疏远,邪说得行。近闻有以斋醮修炼之说进者。宋徽宗崇道教,科仪符箓最盛,卒至乘舆播迁。金石之药,性多酷烈。唐宪宗信柳泌以殒身,其祸可鉴。今龙虎山上清宫、神乐观、祖师殿及内府番经厂皆焚毁无余,彼如有灵,何不自保?天厌其秽,亦已明甚。陛下若亲近儒臣,明正道,行仁政,福祥善庆,不召自至,何假妖妄之说哉!自古奸人蛊惑君心者,必以太平无事为言。唐臣李绛有云:‘忧先于事,可以无忧。事至而忧,无益于事。’今承平日久,溺于晏安。目前视之,虽若无事,然工役繁兴,科敛百出,士马罢敝,闾阎困穷,愁叹之声上干和气,致荧惑失度,太阳无光,天鸣地震,草木兴妖,四方奏报殆无虚月,将来之患灼然可忧。陛下高居九重,言官皆畏罪缄默。臣等若复不言,谁肯为陛下言者。”帝感其言。

三月甲子,御文华殿,召见溥及刘健、李东阳、谢迁,授以诸司题奏曰:“与先生辈议。”溥等拟旨上,帝应手改定。事端多者,健请出外详阅。帝曰:“盍就此面议。”既毕,赐茶而退。自成化间,宪宗召对彭时、商辂后,至此始再见,举朝诩为盛事。然终溥在位,亦止此一召而已。

寻以灾异求言,廷臣所上封事,经月不报,而言官论救何鼎忤旨待罪者久,溥等皆以为言。于是悉下诸章,而罢诸言官弗问。溥时年七十,引年求退,不许。诏风雨寒暑免朝参。

十一年,皇太子出阁,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进华盖殿大学士。以目疾乞归。帝眷留,久之乃许,恩赉有加。逾年卒,赠太师,谥文靖。

溥性凝重有度,在内阁十二年,从容辅导。人有过误,辄为掩覆,曰:“天生才甚难,不忍以微瑕弃也。”屡遇大狱及逮系言官,委曲调剂。孝宗仁厚,多纳溥等所言,天下阴受其福。尝曰:“祖宗法度所以惠元元者备矣,患不能守耳。”卒无所更置。性至孝,尝再庐墓。自奉甚薄,好施予。置义田八百亩赡宗族,请籍记于官,以垂永久,帝为复其徭役。

徐阁老墓志铭

徐阁老的墓志铭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挖出来了,李东阳写的,传现藏宜兴文管办,不知道将来有没有机会在博物馆看到,人的一生成就再大,也就换来一块墓志铭,何况芸芸众生,什么都留不下,但是徐阁老的义庄义田义渡,被泽后人五百年,到民国报人徐铸成,都能拿到奖励,实属不易!录之:
  大明故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特进左柱国、太师、谥文靖徐公墓志铭
  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知制诰、经筵国史官,长沙李东阳撰
  通议大夫、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长沙吴宽题盖
  奉直大夫、礼部员外郎兼司经局正字,莱阳周文通书
  少师徐公之卒,其子元楷、元相具书请予铭.予从公后,既辱知厚,恸其亡,久未忍作也!逾年,以葬期告,乃为铭。
  公姓徐氏,讳溥,字时用,学者称为谦斋先生。世居常(州)之宜兴。曾祖讳福,当元季有阴德于乡,祖讳金监(左金字旁右监字),国朝永乐间累官琼州府知府。父讳琳。皆赐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公为县学生,景泰庚午举南畿乡贡,甲戌、庭试第二,授翰林(院)编修,天顺丁丑,英庙复辟,命兼司(经)礼局校书,侍东宫讲读,宪庙每目属焉!甲申以登极恩超擢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讲,充经筵讲官、预修英庙实录,成化丁亥,稽武职诰黄,己丑归省,辛卯丁父忧,特遣官致祭,甲午擢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讲学士,乙未典吏部会试,校阅精当所得省殿二魁,皆至(于)大用。丁酉丁母何夫人忧,赐白金楮币,及葬祭。庚子擢太常寺卿兼学士。数年间。历掌翰林院、詹事、春坊、司经局事。盖前此所未有者。辛丑再典会试,寻擢礼部左侍郎、仍兼学士。进退奏对皆称意旨,援据引议,有闻于时。甲辰知会试贡举事。以陕西旱,代祀中镇、西海、河渎诸神,雨辄应!丙午改吏部。佐理铨选,清慎有加。久之,资望并积,而为当道所尼。 宪庙有意擢(用)之,未果也。丁未,今上即阼,易置内阁臣,公首膺简任,入参机务。寻擢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更化之际,如止贡献、停工作、黜左道、屏斥邪佞、登用老成,固出宸断、而公之佐翊有力焉!弘治戊申,修宪庙实录,充总裁、同知经筵事。庚戌复出典会试。三试礼闱者,前此亦未有也!辛亥加太子太傅兼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赐白金文绮袭衣厩马,又赐罪人家属。 上察公笃厚可大任,旋置元僚,礼遇隆重,特赐无虚月。 公益勤辅导,制敕诰命,务崇简雅。启沃谋议(谟谋),必据正义、守成法。见人 有才行可用,极力引拔,寸长片善,亦加甄录,至忘其过(瑕垢)。大臣有罪废媒进者,公操(持)其议竟不得行。藩府有大狱,群议汹汹,公力赞其决,事始定。留都狱连引贵近,或为观望,亦赞成之。其他事多秘密,公又谨重不泄,外人无知者。 甲寅,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阶选)进阶光禄大夫、柱国,赐三代诰命。盖自筮仕历四十余年,凡五赐命,至是而极。 乙卯,公家置义田,以赡群族,请命于朝。上优诏奖答,仍复其徭役为世劝。 丁巳,修大明会典,充总裁。会年七十,以疾在告,上疏辞,不许。命医诊视,遣中使赐羊酒楮币。仍令风雨大寒暑免朝。戊午,皇太子出阁进学,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尚书如故,领东宫讲读事。未几,公得目眚,命医遣使如前。三上疏乞归,上以公累朝耆德,方切依毗,屡诏慰留,最后辞益恳,乃许之。赐敕给驿,遣官护送还乡,令有司月给米五石,岁给舆隶八人,仍赐袭衣金楮,特官其孙文焕为中书舍人。公卿而下,赋赠祖饯,皆叹羡不能置。越明年,己未九月十一日,卒于正寝。 上闻讣震悼,辍视朝一日,赐棺椁米布诸物,遣行人谕祭者九,赠特进左柱国、太师,谥文靖。恩数之厚,殆世所仅见云。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

杜甫人生经历过哪些时期?杜甫人生经历简介

说起诗帝,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李杜诗篇万口传”,在这句话中的李杜分别讲的是我国盛唐时期的诗仙李白和晚唐时期的诗圣杜甫,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便是用诗歌来描写历史的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最大详情>>

绞肉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的奇葩大杀器,炮弹2人高

德国超级大炮,因为这种火炮首次轰击了巴黎,后来人们就叫它“巴黎大炮”。“巴黎大炮”炮管长近37米,全重达750吨,倘若把它竖起来,足足有十几层楼高,能打120公里。1918年3月23日,超级大炮袭击巴黎。当天黄昏,法国的电台广播了这样—则消息:“敌人飞行员成功地从高空飞越法德边界,并攻击了巴黎。有多枚炸弹落地,造成多起伤亡……”美国坦克奥地利的装甲列车,将装详情>>

光绪帝是慈禧的私生子 野史记载慈禧生了光绪

光绪帝是慈禧的私生子,光绪皇帝是不幸的,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强势的女人慈禧太后,而这个强势的女人最后也要来他的命,不过最近又有人说光绪是慈禧的私生子,这是真的吗,为何会有这种说法,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详情>>

北宋全能“学霸”是谁?沈括作品简介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比较出名的一位科学家,在沈括之前的朝代或者是之后的朝代都出现过许多的科学家,在这些科学家中,沈括算是比较鹤立鸡群的,也就是说沈括是比较优秀和卓越的科学家之一。因为沈括几乎是一个全详情>>

一组能勾起儿时农村回忆的老照片,不胜怀念

这种大蚂蚱可以用来烤着吃,你的老家叫什么?忘记叫什么了,但是这种果实掉在地上特别招蚂蚁。小地瓜的味道还记得吗?黑豆豆。我们那叫野葡萄,我的最爱,常常是揪一大把然后一口捂进嘴里。槐花,最喜欢槐花汤的味道。榆钱儿,蒸窝窝吃,真是美味啊!洋姜,腌起来很好吃,小时候经常偷偷挖别人家的。吃过的菱角壳,在上面挖个洞,可以当哨子吹。甜甜根,嚼在嘴里甜丝丝的感觉,一般要在田详情>>

人物解密野史百科